文章摘抄网 >地图 >美文 >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时间:2024-01-06 作者:文章摘抄网

相关推荐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7篇。

您认为写好作品名观后感的关键是什么呢?写出优秀的观后感需要有良好的观察力文学素养思维敏捷,观后感的写法可以自由灵活,表达方式可以采用夹杂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接下来您可能需要文章摘抄网的编辑为您整理的“金陵十三钗观后感”,以下是我们提供的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篇1

《金陵十三钗》是一部以清朝乾隆年间为背景的古装剧,通过描绘一个富贵人家的婚姻、家族、爱情和背叛等复杂关系,展现了金陵十三钗的人生百态。观看这部影片后,我深受触动,有许多感悟和思考。

首先,我被影片中人物的人性描绘所震撼。金陵十三钗中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命运,他们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矛盾的情感。例如,郑逆被买进康府成为了宝玉的玩伴,他既是宝玉关心的对象,也是宝玉情绪的发泄工具。尽管郑逆受尽了虐待和磨难,但她始终保持着对人世间的向往和善良的本性。这种对人性的刻画让我深受触动,让我对自己和他人的内心世界更加关注和理解。

其次,金陵十三钗中展现出了封建社会中女性命运的悲剧。尽管每个人物的遭遇和命运各不相同,但她们都受制于封建礼教和男权社会的规范与束缚。黛玉是一个充满才情和自由意志的女子,但她却在婚姻压力和权力纠葛中逐渐失去了自我。她作为贾府的庶出女儿,被迫面对种种不公平的待遇和命运的挑战。这让我深深地意识到,女性在封建社会中所受到的不平等对待,以及她们为了生存和成全家族的利益而作出的牺牲。

此外,影片中表现出了人性的善恶二元对立。金陵十三钗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善恶之分,他们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下展现出了各自的人性。例如,宝玉是一个纯真无邪、富有同情心的人,但他也有着花花世界的诱惑和放纵的一面。他对黛玉一往情深,但又无法排除对其他人的情感,这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复杂性。同时,贾母作为贾府的家长和家族的核心,表现出了对于家族荣誉的追求和对于个人利益的凌驾于一切的态度。这让我思考到,在现实社会中,人性的复杂和善恶的辩证关系是不可忽视的。

最后,通过观看《金陵十三钗》,我对爱与宿命有了新的认识。影片中各种人物关系的纠葛和悲剧结局,让我深深体会到命运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黛玉与宝玉之间的爱情悲剧,使我意识到爱情并不总是能够战胜一切。有时候,命中注定的宿命会让两个相爱的人最终分离,这是无法逆转的悲哀。尽管黛玉和宝玉深爱着彼此,但他们的命运并没有按照他们的期望发展,这让我深感人生的无奈和对命中注定的事实的接受。

总而言之,《金陵十三钗》是一部有着深刻内涵和感人故事的电影。它通过描绘人性、展现女性命运的悲剧、对善恶关系的探讨和对爱情与宿命的思考,使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生的复杂性和无常性。观后感让我有机会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并更加关注和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这部电影在情感上让我感同身受,并引发了我对社会、家庭和人性问题的思考。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篇2

——战争,物非人非

读《红楼梦》时读过金陵十二钗,那十二钗各有千秋,不小心翻到了《金陵十三钗》,我以为书名打印错了,应该是有关十二钗的人物剖析,不曾想过这十三钗讲的却是1937年十二月份南京的秦淮女子,才了解十三钗不是红楼梦的续集或是评论,它只是严歌苓的一部小说,一部让人读了很沉重的小说。

很短的一部小说,讲述的是四十四个大家闺秀,十三个风尘女子,六个侥幸逃脱的士兵在一所只有四个神职人员的美国中立教堂避难的事,如果没有战争,我真的不会想象这些不同身份的人能聚在一起,然而也就是因为战争,他们相识到生离死别,不知道别人是怎么读这篇文章的,我却好似是四十四大家闺秀中的一人,沉重地看着战争带来的变化,于事也于人。

初读十三钗,我愤怒,我看到了中国人在那时的可悲命运,也看到一个如禽兽般的民族,相信战争是每一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字眼,战争意味着什么,死亡,可是,我是一个中国人,我了解过南京大**,我知道日本人杀了有三十万中国人,我知道惨绝人寰,然而当读到”日本人见了男性平民就带走去枪毙,搜寻年轻女人的疯狂甚至超过搜寻中国士兵,日军的吉普车在一米多高的中国人尸体上翻越”,”成千上万的战俘被一举枪杀了”我明白了之前历史书上的数字三十万到底是什么,究竟是什么样的民族做出如此丧尽天良之事。南京城在这样的摧残下早已物非人非,各处都有尸体,血流成海,这是物非。

再读《十三钗》,我也看到战争带来的变化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先说说这篇文章的视角,书娟,一个十四岁的依旧懵懂的少女,她恩怨分明,她有理由去恨那个让她留在这里的女人赵玉墨,因为她,自己无法和父母在一起,而在这里饱受着战争带来的恐惧,小说的开头便交代了这样的恩怨情仇,再后来的书娟的冷眼相待,也不同于其他女同学的表现,“书娟的脸正对着玉墨,什么也不表示,表情全部去除,似乎对这**有一点表示,哪怕是憎恶,都是在贬低自己,”这样的淡漠让赵玉墨无地自容,因为上代人的感情纠纷,书娟对窑姐这个字眼已是恨之入骨,可是因为战争,被迫的与这些个窑姐们相处了十多天,最后当窑姐们挺身而出的时候,她忏悔了,对自己之前的报复心理进行了她一生中最诚实,最长久的一次忏悔,也明白宽恕是一种美德,已然,这是成长,我不知道,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外的相遇,书娟或许不会学会去原谅一个人,也不会学会心宽。

英格曼神父是一位慈祥,有责任感却也保守的一位老人,他深信,日本人绝对不会侵犯美国的地盘,可是日军一次次的来袭让他渐渐失望,他深信**教堂,可是却不断地为他的上帝找了许多的借口,这位老人,爱护教堂里的四十四位女学生,不让她们知道外面世界是多么的血腥残忍可怕,可是后来,神父完全改变了对女孩的教育方针,他要她们看清楚,并且永远记住,我学会了,灾难中,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我相信只有正视这些灾难,才会有勇气去战胜它们。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我想这就是十三钗的真实写照,她们,因为战争,最后逃到了教堂,在我看来,她们真的很“乐观”,活一天就是一天,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依旧风花雪月,可是,这样的残忍的战争最后似乎也牵出了她们最后的人性,沉重的环境里却也还有豆蔻与王浦生的“我弹琵琶,你拉个棍,要饭,给你妈吃”的深情,然而这样的深情最后却是阴阳相隔结束,豆蔻是幸运的,虽然被日军那样的蹂躏之后,却也捡回了一条命,豆蔻也是不幸的,因为最后的那一点奢求却也重重的被打破。书娟和赵玉墨的恩怨也是本文的环境,其实,赵玉墨的性格不同于其他窑姐,她虽是窑姐,却不甘于做窑姐,于是面对书娟那样淡漠的目光,赵玉墨回到了现实,知道自己的身份,她或许害怕书娟,也或许讨厌她,只是,当最后日军又想继续糟蹋那些纯真的女孩的时候,她却选择和十三钗姐妹们抱着必死之心,替尚在稚龄中的女孩赴这场死亡之约,我想,这也是战争给她们带来的变化,她们出身卑贱,却在战争的号召下选择了崇高,在绝望中展示出属于她们反抗的美丽。

是谁说,戏子无情,**无意,战争会使人很多东西突然之间发生了改变,即使连妓女也会如此,战争也能使人性发射出一些强有力的东西,宽恕会产生,仇恨报复也会因此消失,逃避灾难最终自己也能够学会去正视灾难,就是原本卑贱的、没有自我的人也会为了国家的反抗而添上自己美丽的一笔。

战争物非,血流成河,建筑不在,风景不在,山河气势不在。

战争的人不是,如果没有它,仇恨和复仇依旧,溺爱依旧,卑微依旧,麻木不仁依旧。。。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篇3

《金陵十三钗》,真的是一部很震撼人心的电影。从一开始,镜头就把我们带入了南京大屠杀的悲剧时代。日本鬼魂正在追赶中国人,一群在教堂里的女学生正在逃跑。佟大为的国军和他的士兵兄弟们,为了保护这些女孩不逃回教堂,用他们的身体抵抗坦克,最后一个接一个地牺牲。

看着屏幕上的场景,我觉得自己也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那个极端的炼狱。我为眼前的人物的痛而痛,为那些放弃离开已经沦陷的南京,继续与日本军做殊死搏斗,哪怕只剩一人,与敌军同归于尽,不惜冲在死亡的前线保护教堂的女学生的中国士兵而感动,为日本军队在南京到处搜抓女学生,对女性如牲畜般地蹂躏,残杀而激愤,为那些逃命的沦落风尘的女子在最后关头挺身而出,代替女学生去参加日本军队所谓的庆功宴而对她们激赏,同时对不能改变当初的历史,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残酷的历史在自己眼前重现而感到无能为力,并感到深深的无奈和彻骨的辛酸。

有些场景当时真地很有让我嚎啕大哭的冲动,但在电影院里只能忍着,整颗心都是那么沉重和苦涩,回去的路上都不能平复,很想痛痛快快地哭一场,我不知道我哭是为了什么,可能是为了那些惨烈牺牲的战士而哭,可能是为了那些惨遭日本军队杀害和蹂躏的女性哭,也可能是为了中国大陆上曾有过这么深深的炼狱,而当时的中国对此却很无力而哭,同时也有对那些日本军队的军官和士兵一直受的思想教育和绝对的服从而感到深深地悲哀,他们似乎已经丧失了“人之初,性本善”这种人性的基础。

最后,这部电影并没有解释那些去日本军营的妇女是如何代替女学生的,而是女学生是如何在外国人的帮助下成功逃离南京的。可能那些女人是活着逃出来了,可能是被那些日本军给残杀了,我觉得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但我宁愿是前者。

在现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我觉得我们中国人不能忘了以前的历史,要时常保持戒心,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现在世界上的国家对我国的态度,尤其是日本,我觉得更是不能失了戒心。古人有句话说的真地很好,那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现在的我们更是需要居安思危。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篇4

金陵十三钗读后感(一)

昨天终于抽空去看了《金陵十三钗》,继《南京,南京》之后,又一次给了我震撼。电影讲述了十三位秦淮风尘女子在南京大**中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而挺身而出的故事。里面许多镜头和场景让我泪流不止,本来教堂是不受侵略的净土,可是宁静还是被打破了,当日本士兵冲进教堂发现女学生的那一刻,看到孩子们躲在桌子下那惊恐样子,听到她们被抓后拼命逃脱的尖叫声,那一刻民族的仇恨,油然而生。

还有豆蔻为了给浦生弹首曲子冒死拿琴弦,但在途中被日本军人抓捕,被**,到最后被刺刀杀害。她那撕心裂肺的呐喊,让我只恨自己不在战场,不然对着侵略者乱枪扫射。更有故事里约翰的一句话:

女人和女孩怎么选?这是我对电影感触最深的台词。人对于生命的权利不是同等的吗?

妓女救纯洁女孩,才是正确的选择?思前想后,也只有弱小救助更弱小才能让我心里得到安慰。

十三钗里有许多心底柔软处的碰触。轻轻的可让你那样彷徨,想大声宣泄可是张开嘴却寂静无声。那种闷真的是让人无法忽略。虽是一抹淡淡的倩影却留在了心底。

金陵十三钗读后感(二)

张艺谋的电影逻辑性**+暴力+苦难+爱国,十三美人的动人台词印证了这一点。在代替小女孩去参加日军晚会的前夕,她们说从古至今,商业女孩都不知道亡国的仇恨,现在这个说法应该改变了!这确是是**爱国主义主题的点睛之笔,它戏剧性地印证了我先前表达的基本观点。

但我还是小看了张艺谋自我进化的能力。这部影片无疑比以往那些烂片有很大改观。首先,是由于**元的重要贡献。**元提供的叙事逻辑,解决了张艺谋长期以来面临的最大困境。

此外,演员的演技(如牧师、教官、莫言、书娟等)、战争场景编排、灯光音效处理、**表情等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张艺谋终于找到了一种更为正确的**表达方式,暴力与人性,并为**叙事找到了一个坚强的道德支点。我们不妨把**爱国主义分为两类:高层次和低层次。而张艺谋终于为这条看起来毫无希望的路线,画上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句号。

我希望这是一个转折点,最终放弃色情+暴力+苦难+爱国的公式。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要感谢张艺谋:中国电影和观众将受到祝福,因为他们有望摆脱视觉污染的不良历史。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篇5

震撼、悲壮、体贴、华丽在人性悲剧中一次次绽放

当这部电影盛嚣尘上时,我却丝毫提不起兴趣,看日战争题材的,又是残酷的南京大**,不是我厌倦了,而是我害怕了,我不敢看自己的同胞遭受蹂躏,我想逃避,逃避那血淋漓的历史。这样的一个下午,教研室人都**了,寝室人都**了,看不下去书,打开电脑,却不知道干什么,于是点开了**器,点到了这部电影,只是想打发时间,没想到结局却经历仇恨,之后的愤懑,紧张,再之后的泪流满面以及对人性光辉的深深折服。这部电影是近年来中国电影中少有得一部真正的大片。真是一部大片!

影片开始便是战争的背景,接着是逃离,接着一个个角色陆续登场,他们在巨大的生存或是毁灭面前不得不一次次做出抉择,在日军的贪婪好毫无人性可言的魔鬼面前一次一次的做出抉择,完成了自己人性的一次又一次的转变,那种转变让人震撼,让我们这些八零九零后感觉到自己的卑微,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使命,和历史的责任的沉重。

第一次人性的转身发生在那群撤离南京的国民党军身上,他们是一群逃兵战场中得战士,但他们依旧是战士,是男人,所以他们的转身时那样的悲壮,那样的刚烈,那样的迅速。他们本来就要逃离南京,可是在面对日军追抢女学生时,在长官的指挥下迅速的完成了血与火的蜕变,第一次本可以生存,可以选择逃避,然后谁也不说的安然度过余生,可是他们选择了毁灭,但他们毁灭的光荣,毁灭的震撼,毁灭的具有男人气魄!他们用自己的身体抵抗日军坦克,用自己的生命在电影的开头谱写了一首战士战斗的悲歌!

他们好样的,他们是男人,军人!即使面对民众的质疑,依然默默承受。

第二次转身时那个美国的假神父,只是为了去给神父安葬,只是想赚钱,只是想在战火中捞点油水的人,看中了教堂的床,开始是个只会调情的风流男子,当面对日军残酷的蹂躏学生时,他没有时间去思考,只能勇敢的站出来,充当神父,无论自己够不够资格,那一刻他站出来了,他是男人,但不是军人,所以在他的转身没有那么的刚烈,但却在显示那异样的光芒。选择一个人离开,还是选择保护那群学生?尤其是当他看到国外的家乡时,他有了最后一次离开的机会。

但他选择了面对,有时候,很容易逃脱,就像自杀异样。人容易死,但留下来勇敢地面对是很难的,但这么多人很难忍受。他做到了。

影片中主角最重要的出场方式是一群娇艳低俗的危难妓女。他们化着华丽的妆,在战争中还能再地窖里打麻将。各个衣冠不整,你不给他们进来,就挪着屁股,穿着旗袍,**进来,没有一丝的文雅。

她们的肮脏与受人鄙视可以从护院的乔治用木棍驱赶她们,可以从学生的鄙夷,以及进而远之中看到他们的社会地位。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是商品,出卖肉体的,没有自尊,千百年来受人鄙夷的一类人,他们中得一些人甚至是头发长见识短,可以为了一个耳坠,或者是一个猫,冒着生命危险。

女人,就是女人!可是谁有能想到最华丽的人性转身,就发生在这群妓女身上呢?当玉墨说英语的时候,注定她们是不同的。

学生再次面临被恶魔欺负的局面。她们纯正,深受中西文化的影响。当她们知道真相时,她们选择了中国最常见的抵抗方式,死亡!面对她们跳楼,妓女们再次面临着选择自己毁灭的命运。此时她们中的一些人表现出了果敢而智慧,一些人是迟疑,另有一些人可以说是被逼,女人的对抗方式就是和男人不同。

最后,当乔治准备用自己的人交换学生的生命时,这部电影达到了矛盾最尖锐的顶点,也达到了人性最光辉的顶点!那一刻,我泪流满面!当她们化妆成女学生时,观众终于能够领悟到每个人都不是天生的贱胚子,她们的沦落似乎充满的悲剧,充满了不得已,她们也羡慕学生的纯洁,可是生活所迫,她们被逼入了火坑,进入社会的最底层。

影片值得称赞的地方太多,太多。从画面,到声音,再到背景**。尤其是地道的南京话,表达地道的南京姐,将是南京女人的表演!

我在南京学习。我本科有南京的女生,所以我不得不佩服她们的演技!同时从演员,到**制作,到语言,等等,汇集了很多日本人,很多美国人,这也让我深思,我们是应该保持的狭隘的民族主义仇恨,还是应该的正确的面对历史,反思,然后以史为鉴呢?但大家的工识应该是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以保护我的学生和我们的女同胞不受欺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篇6

《金陵十三钗》这部电影是我在上映后的第二周去电影院**的。这部电影是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拍摄,为此我买了横店电影院视野较好的中间座位,目的就是为了能更加深刻的了解那个战火纷飞的古都南京。以前就想写这篇观后感的,一直没时间,今天在这里,就和铁血的战友们谈谈我对这部电影的看法。

那天在去电影院的路上,我很长时间都不能平静下来。我拿着前一天买的票,脑海里不时闪现出电视上看到的两三分钟宣传片的画面。很快,我来到了横店电影城。横店的工作人员检查了我的车票后,我带着事先选好的视野来到中间的座位。我平静的坐下了,等待着影片的开始。。。

影片开始了,电影院天花板的灯关上了,这部电影的名字也很快显示在了大屏幕上,是五个金黄色的大字:“《金陵十三钗》。”之后,影片进入了正题。

《金陵十三钗》这部电影开始的第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是女学生书娟用南京口音说:“当时的南京已经没有抵抗能力了。”南京城一片废墟,到处都是被日军炮火炸死的平民百姓,房屋建筑物也被摧毁。

幸存的普通人继续逃亡。保卫南京城的国民革命军大都放弃了抵抗。如果不能退却,他们就选择脱掉**,伪装成普通人。只有少数像李教官那样的铁血军人继续带领战友们与日军对抗。

日军攻入南京城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让我十分气愤。日军终于找到了逃走的女学生,他们的动物欲望延伸到女学生身上。当一名日本士兵想追上一名女学生时,在关键时刻,李教官用狙击手的一步打死了敌人。随后李教官和战友们打败了小日军,成功救出了女学生。

说句实话,这部电影里,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佟大为饰演的李教官了,当然也包括他的战友们,他们在敌众我寡的时候,并没有退缩,依然选择了与敌人对抗,这让我对这些铁血军人十分敬佩,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从王谢门高到青楼林立,从六朝金粉到南宋隅安,从落魄晚明到悲情**——南京,承载了我们多少情与欲?寄托了我们多少爱与恨?但长久以来,我们对于南京的记忆,总是***放到一个个宏大的背景下,然后按照个人的喜好,把某些层面夸大变形,把另外一些层面隐藏起来。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篇7

今天和朋友去看了《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导演拍的一部大片。听说花了上亿和几年时间才拍出来的。刚开始被误导认为这是一部带有色**彩的文艺片。

但是当我看了之后,让我非常之感动。长期以来,大多数人认为**是无情的,但在这部电影中,我看到的这些被迫卖身为生,却为了拯救这群女学生,而牺牲自己。同时,我也要表扬最后一个小男孩。他叫乔治。他是一个在教堂被牧师收养的孤儿。

也正是因为神父临终时,他请他帮忙照顾这群女学生,却毅然牺牲了自己。剧中,十二个金钗,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十二个女学生的生命。这是我们值得尊敬的。

这位由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克里斯蒂安·贝尔扮演的美国人,从美国来到南京只是为了给神父的葬礼赚钱。平时只是靠帮死人化妆过活的普通人,却因为这场战争而暂时留在了南京,其实他是有机会可以离开南京,却放弃了逃生的机会,而留下来帮助这群只有十三四岁的女学生逃离南京。从一个自私贪婪的人到一个英雄,我被感动了。

而佟大为在这部戏中扮演一个汉字。他也有机会带领下属逃跑,但他也毅然放弃。他的战友们变成了肉弹,因为他们想让这些女学生逃往教堂。甚至打到只剩下他自己的时候,也还是为了救这群女学生,而牺牲自己。其中有二个金钗一个为了去给一个快要牺牲的小军人,弹一首曲子,而跑回妓院拿琵琶线,另外一个当然有点自私,是跑回去拿自己的耳环,但是在回来的路上,遇上了日本人,而被日本人杀害了。

其中一名女学生书娟的父亲为了救女儿成了叛徒,但他尽了最大努力帮助美国人得到一些他需要的工具和通行证。虽然这个通行证是为了他女儿准备。但是这个通行证却的确救了这群女学生。

看了这部戏之后让我心里有点难受。当我们看电影的时候,我和我的朋友偷偷地说我们在这个时代很快乐。这出戏向人们展示了人性的另一面。我们不应该歧视某些行业的人。有时候他们只是想活下来。

这是我看完戏后的感觉。毕竟,每个人的感觉都不一样。我只是说出我自己对这部戏的一些看法。我个人觉得这部戏是不错。

谋大人所拍的片真的很感人。里面的女金钗玉墨让我印象很深刻。救这些女学生,也是她起头的。

倪妮,我记住这个名字了。呵。。。演的很不错哦!

加油!期待你的新作啊!

本文来源://www.kzc818.com/k/1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