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抄网 >地图 >美文 >

钢琴师的观后感

钢琴师的观后感

时间:2023-12-24 作者:文章摘抄网

相关推荐

钢琴师的观后感精选。

我们根据您的需求承诺提供一篇符合您要求的“钢琴师的观后感”。在观影的时候我们可以全身心的投入进影片中去,其实每个人对于电影的看法各不相同。此时不妨动笔去写一份自己的观后感吧,写观后感可以让我们与作品的精髓更加紧密相连。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感兴趣请收藏下来以便后续阅读!

钢琴师的观后感【篇1】

范文一:

这位以19世纪为主线的海洋钢琴家,描写了一位一生在海上度过,从未踏上陆地的杰出钢琴家。片中很令人叹息的时刻便是他已打算走向陆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可是在那一刻,他,有往回走了,走回了他一生的家那艘船。影片中,很多人来找他,甚至邀请他作唱片,过上富裕的生活,但他始终坚持自己在船上简单朴素的生活。

即使在最后生与死的选择中,他也选择了与船共生死。他就这样被埋在海里,一辈子都没有踏上过陆地。我想知道这是他的遗憾还是他的追求。其实,看到结局,我还是不明白他为什么那么执着,到底他执着的是什么?

到死都不愿意去感受一下那个他从未了解过的世界p>

影片中值得一提的是,故事中仍有温馨感人的时刻。1900年长大的丹尼·布德曼和一直支持和鼓励他的好朋友麦克斯,当麦克斯最终在1900年拒绝下船是,都泪流满面,但仍然尊重1900年的决定。片中也不乏诙谐幽默的场景,在这中愉悦的气氛中引人深思,面对如此热闹的世界,1900怎能忍得住诱惑不下船看个究竟,不明白不明白,也许这就是作者留下让人深思的地方吧。

范文二:

一年前,我的一个美国朋友推荐我当一名海军钢琴家。当时,我问了吉林市所有的音像店,都没有。几天前,我偶然发现了这部电影的光盘,我迫不及待地想把它买回来。其实我很少看国外的大片,所以也无从比较。

这部电影没有宏伟漂亮的场景,也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也没有的轻松搞笑的氛围,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部电影一无是处.。可以说,这是一场深刻的悲剧,就连这里的爱情也那么短暂和凄凉。

这部电影的主人公名字叫1900,因为他是1900年一位船员在船上捡到的,他无父无母,无名无姓,在这个世上没有任何能证明他是存在的证据。这个故事是1900年的一位朋友以记忆的形式讲述的。1900从小到大,从生到死从未离开过那艘船。

他小时候有很高的音乐天赋。他可以用音乐来描述他所看到的一切。

在所有人的眼里,如果他离开了船,他会立刻拥抱全世界的羡慕,因为他是一个音乐天才。为了追寻让他心动的姑娘,他曾下过决心要走下船去,但是在他走到船梯一半的时候,他又回来了。

1900年和他的朋友之间关于他为什么放弃下船想法的对话很经典。大概意思如下:这艘船不只是载人,它也载着梦想。

我可以在有限的琴键上弹奏无限美妙的音乐,尽情享受。如果我离开这艘船,就像面对无限的键盘,面对太多的选择,我会不知所措,我会考虑它,总有一天我会崩溃。那个世界太大了,不是给凡人的,是给上帝的。

反正世间无人记得我,我永远也下不了船了。最后那艘船报废了要被炸掉了,他最终也没有被朋友说服离船而去,而是选择了被6吨半的炸药炸成碎片。

事实上,每个人的生活领域都有船只和陆地。你所居住的城市和生活的圈子就像船;你不在的城市和不属于你自己生活水平的圈子就像陆地。但这个世界很少有1900年的想法。世界总世人为他们生活的船太小,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让他们拥有他们想要的一切。如果他们下了船,踏上了陆地,他们将作出巨大的努力,取得巨大的成就。所以太多的人会迷失在无尽的土地上,在寻找生命的追求中,直到躺在床上等待死亡,仍然不愿意借500年的时间去生活。

这样的生活自然没有满足感,所以根本就没有幸福感。

大多数人都有离开小城市到大城市工作和生活的想法。没有错。毕竟,是人们走得很高。但是千万不要只是为了大城市的大而去。比如说你在飞机正飞过一座城市,从高处看,下面到处灯火辉煌,一片光明,所以你一无反顾的直奔它而去。

但当你真正走进这座城市时,在你面前的只是一排排的路灯和窗口透出的灯光而已,毫无生气,毫无感情,与你充满的热情想象毫不相关。

向往大城市的人们会发现,他们居住的城市有成千上万的不好的原因,比如恶劣的环境、落后的人们的观念。。。,可滑稽的是当人们到大城市以后,他们会找工作,买房子,天天只走常走的几条街道,会有几个知心的朋友,实际上他们是在大城市中圈出一块小城市来生活,更可笑的是每到晚上也会和他嘲笑观念落后的小城市的人看同一个电视频道,同一部电视剧。

但愿人们都能有所见有所不见,能在有限的键盘上弹出无限的乐章来,这也许才算是最大的成功。

范文三:

那是一个被一个黑人水手在钢琴前抱起的白色弃婴。只有一张婴儿哭的td字条。thanksdaney,在一片嘲笑声中,充满慈父柔情的丹尼自顾自地大声向工友们解释着。被在1900年捡到的小家伙被命名为了1900,随着大船随着丹尼爸爸在此岸到彼岸间的大海上成长,却由于怕被发觉是个黑孩子而没有踏上过陆地一步。

爸爸,妈妈是什么?面对孩子天真的问题,丹尼一边胡乱解释着妈妈,妈妈就是一种马一边赶忙把男孩抱进摇篮哄睡以便今天的问题到此结束。1900目睹了在意外事故中丧生的丹尼爸爸,在众人的祈祷声中葬身大海,那快乐无忧的童年也随着父亲的离去而彻底结束。

爸爸瞬间激起巨大的浪花,爸爸转眼消失在无法掌控的看不见的海洋深处,一去不复。深夜的动人钢琴声绽放出年幼的1900音乐的天赋,人们穿着睡衣不可思议的看着这个满脸是灰的男孩玩弄着琴键如此自在娴熟。海上钢琴师诞生了!

日复一日年复年,他随着大船从彼岸到此岸,从不肯踏上陆地一步!人们仰慕他的名声,人们钦羡他的艺术,跑来为他贯唱片的商人做着发财的美梦,跑来和他比试钢琴的音乐家满心不服。我的音乐不为俗世演奏,而为上帝演奏!

我和我的音乐不容分离。钢琴88个键,从这端到那段,我应付得来。而陆地上的城市无边无际,像巨大的琴键,没有尽头的琴键如何能奏出动人的音乐?

从船头到船尾,每次只载客2000,而陆地没有边际,我应付不来!娓娓道来的1900,~

无论讲故事的人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故事中拥有自己的理解。

蝴蝶效应!是我的第一感触。众所周知,人童年时代的经历完全可以左右他余生的行为模式和思维习惯以及价值取向。

对一个弃婴来讲,丹尼爸爸就是他全部的世界,这个世界温暖安全熟悉,这个世界有爸爸的笑脸爸爸的大手和自己的摇篮,这个世界无所谓昏暗的船舱吵闹的机器肮脏的工房,1900总能笑眯眯的看着海水在窗外慢慢泛起又能依偎在丹尼爸爸身边读书朗朗。世界不是孩子的世界,父母才是孩子的世界。不幸的弃婴1900,幸运的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有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丹尼爸爸。

与其说他离不开船,不如说他只是离不开这艘船,这船上有孩子曾经的世界,那里有爸爸的笑脸爸爸的大手和自己的摇篮。与其说他离不开海,不如说他只是离不开这片海,这海里有孩子遗落的世界,那里有他永远可望不可及的爸爸去的地方。如果世界覆灭,年轻的生命丧失生存的根基;如果不再留有期望,那就一起相聚在某个地方。

随手拈来的钢琴艺术,与其说无师自通,不如说和是失聪的贝多芬一样,泯灭了技巧的培训,丢开了规矩的羁绊,奏响生命,震撼灵魂。一个没人收留的弃婴,不会有人教他文化,他不知道艺术的概念;一个被爱收留的弃婴,有一双大手的温存,他知道生命的沉沦。我们不能用坚持艺术理想坚持个人追求这样的俗世概念来衡量一个深深眷恋着过早遗失了温存的孩子,这双曾经用来举着书读给丹尼爸爸听的小手,从丹尼海葬的那一刻起,就敲击着琴键唱响了孤独的灵魂,就在琴键上开始了不停的追寻。

直到他确认,他们再也不用离分!

我确认,这是一种坚持。从蝴蝶效应来看,却是一个孩子而不是一个钢琴家的坚持。你听钢琴美妙动听?

他却在讲述心事声声!路过的姑娘,你有没有听懂?你听钢琴美妙绝伦?

他却在和遗落的世界谈笑风生!震撼得忘记了鼓掌的人们,你们怎能听懂?

上帝带走了丹尼爸爸,上帝带走了大船,上帝带走了大海,那么上帝怎么能抛下这个啼哭的弃婴?他安详平静,十指叩响琴键,开始了和天堂的对话。

钢琴师的观后感【篇2】

《海上钢琴师》(the legend of 1900)改编自亚历山卓巴利科1994年的剧场文本《1900:独白》,由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蒂姆·罗斯、比尔·努恩、梅兰尼·蒂埃里主演的电影。以下是xx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我喜欢像一九零零那样天马行空,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我一点不觉得他的生活又多悲惨。他是一个孤儿,出生在船上,一辈子都没有下过船,也没有身份。在人们的眼里,他凭借出色的钢琴技巧可以赚很多钱,在人们的眼里过着奢华的生活。

但这不是他想要的。他想要的是他自己世界里的**。他不属于土地。没有这艘船他活不下去。己世他选择死,他也不在乎。结局似乎很凄凉,但我能感觉到他当时的心情。在船只**的那一刻,他有了自己的家,回到了他的世界,海洋。

虽然结局不是我想看到的,但要么下船过他不想过的生活,要么随破船沉入大海,他自始至终都忠于自己的选择。**有一个场景,他坐在钢琴前,跟着钢琴四处走动。太高兴了!太美了!

在船剧烈摇晃的过程中,他沉浸在美妙的**中,不为当时的情景所景吓,仿佛这只是一场游戏。他身上要多童真有多童真,**细胞与生俱来的充满他整个身体,一个纯粹的人物!

许多人不能理解他的行为。他可以名扬四海,赚大钱,拥有无尽的财富。但他很坚定。他知道他想要什么,他知道他属于**。我佩服他的执着!

两个钟头陪主人公1900度过了一生,又是一部经典。

主人公1900从船上一出生便被抛弃成为孤儿,由好心的烧煤工丹尼收养。童年时一次意外丹尼丧生,1900再次成为孤儿。不经意间接触到钢琴,令人惊讶的是,他竟然是一个没有老师的天才,从此他开始了一生的钢琴生涯。

1900一辈子没下过这艘船,他也曾经决定离开,当站在甲板上看见所谓大城市那无穷无尽的房屋街道,他迷惑了,他说:“钢琴键有限,但是创造出的**无限,如果键无限,那就创造不出**。那座大城市一眼望去看不见尽头,尽头在**?

世界末日?陆地对我来说太大了。”

整部电影处处感觉经典,每一个镜头都恰到好处,细节处理不多,恰到好处。

1900和麦克斯在随狂风暴雨摇摆的船上弹奏钢琴的那一幕,在脑海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在轻快的钢琴曲下,两人似乎与钢琴融为一体,优美而流畅在大厅滑行,宛如美妙少女穿着溜冰鞋伴随着悠扬的歌曲翩翩起舞,浪漫至极!

接受挑战的人也令人印象深刻。前两场比赛,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打得不好。即使对手表演时,他也感动的流下了眼泪。最后一场开始前,1900向朋友要来一支烟放在钢琴上,说了一句话:“你自取其辱!

”接下来狂风骤雨般弹奏出《群峰乱舞》,震惊在座所有人。一曲完毕,1900将烟的一头按在琴弦上,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经过1900激情澎湃演奏琴弦因高频率震动而发热,竟将烟点燃了······

影片介绍:“男主角1900(人名)的整个人生都已经是一场悲剧了。他是一个孤儿,被遗弃在气船上,被船上一位好心的炉工收养。然而,好人的薪水并不高。熔炉工人在一次事故中丧生。1900年,他才几岁,又成了孤儿。

过人的天赋使他无师自通成了一名钢琴大师,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对红尘俗世深怀戒意,他从不敢离船上岸去,只因纽约无际的高楼和川流不息的人群令他没有安全感。尽管他遇到了一个一见钟情的女孩,但他三思而后行,放弃了上岸寻找初恋情人的冲动。他永远地留在船上了,直到唯一的好朋友警告他废船将要被炸毁,他也不愿离开,于是从出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维吉尼亚号的1900殉船于海底。

”我不知道为什么说他是悲剧,但也许在1900眼中,其他人才在悲剧的生活。

一个人,没有父母,没有名字,没有证明他存在的法律文件。他在婴儿时期被遗弃在一条叫“维珍尼亚号”的蒸汽船上,然后一生在船上度过,不曾踏上过陆地一步。他的职业是“维珍尼亚号”上的钢琴师。

当“维珍尼亚号”废弃的时候,好友前来的劝解未能改变他与船共存亡,同船一起在海面上毁灭的决定。他一生中唯一的痕迹就是他演奏的唱片模版。当然,大多数人听不到唱片上的**,即使他们能听到,也不知道对方是谁。

**,是一种国际语言。不加解释,就能打动人心。与生俱来的天赋,造就了这位海上钢琴师。他是个天才,钢琴领域的天才。

而震耳欲聋的一幕,不仅让我们震惊和深感遗憾,也让世界失去了一个奇迹。天妒英才,用在这位海上钢琴师的身上,我不知道合适与否?但人们总说上帝是公平的,他拿走你些什么,总会还给你些什么,就当关上了一扇门时,他总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如此看来,上帝也是方圆有度的。

小学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就告诉我们“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百分之一的天赋。”现在看来,这似乎是一个善意的谎言。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曾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但是百分之一的灵感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重要。”至今为止,我们可以十分确定我们都还不是天才!我们没有如这位海上钢琴师般的天赋,但很庆幸的是我们有一个健全的身心。

“键盘有始有终,你确切知道88个键就在那儿,错不了。它并不是无限的,而**,才是无限的。你能在键盘上显示的东西是无限的。我喜欢。我能轻松应付!

”他喜欢做他能轻松应对的事,他觉得陆地上的太多的未知他无法应对,会使他崩溃。他选择了怯步,停下的踏向陆地的步伐,为心灵加上了一把枷锁。回忆一下,爱迪生为人类开启电灯时代做了多少次的尝试!

生命因尝试而勇敢,人生因尝试而更加富有意义。钢琴家不让**离开他的身边,没有用自己的**照亮别人的世界。如果我们再努力一点,勇敢一点,也许他会发现一个不同的世界。

一声轰响,巨大的火花在海上开放,他带着他尚未奏完的乐曲飞升至天堂。故事到此完结了,但我们生活还在继续。疲惫的奔波于这个纸醉金迷物欲横流的世界,拷问自己灵魂的深处,我们为了什么而活,我们怎么活,又是什么支撑着自己,我们是否能像这位钢琴师做到忠于自己的价值观,不被利益所左右呢?

虽然很遗憾,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位值得尊敬得艺术家,他有着真正艺术家所拥有的高贵的自尊。

人生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坚持了不该坚持的,放弃了不该放弃的。或坚持,或放弃,如当我们取舍有道,则常足!

钢琴师的观后感【篇3】

“thelegendof1900海上钢琴师”改编义大利**名家alessandrobaricco的独白剧,讲述一位诞生于海上的**奇才,精采不凡且富争议的一生。他以出生年代“1900”为名,成长于往返太平洋间,任风浪翻腾的蒸气船上。天赋异秉的钢琴才华吸引了爵士乐史上普遍公认为“第一位巨匠”的jellyrollmorton注意,特地前来船上与他较量。

而这位从未涉足过这片土地的钢琴家,因为对爱情和新世界的好奇,离开了原来的世界,去寻找更多美好的理想

是的,在最富于戏剧性的新的世纪即将到来的时刻,由一部讲述发生在上一世纪初的传奇故事的意大利影片,来为仅有区区百年历史,却早已在当今世界所有艺术形式中独领**的电影这门艺术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大海总是充满着回忆,无论是快乐、希望还是难以忍受,我以前不知道,生活在海里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纯洁而自然。没有人能像他那样简单地生活,只有钢琴在他的生活中。看了《海上钢琴师》这部影片,最初打动我的是主人公1900的个人魅力:

自信而执着;优雅而潇洒;可以轻易的透过表象而通透他人的心迹;可以挥洒地通过88块音符表达自己想要表现的——自己的内心或所洞察到的。编剧给了他一个不同寻常的身份,出生,收养和死亡,一个没有老师的天生钢琴家。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孤独的,因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复杂的,我们的欲望与日俱增,所以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有太多的限制,我们活的更努力。1900年的生活更少,所以他的生活方式更令人羡慕。他的生命只是海,**,钢琴,生于海,在海中长大,在海中死去,钢琴和**是他的生命。

一个属***的人,在陆地上无法生存,彷佛是海洋动物,离开了海就会死去一样。离开大海后,他能听到陆地上只能听到的大海的声音吗?听得到能指引他的生命方向的呼唤声吗?

不能。他过去常常和朋友们交流。在黑海中,船开始剧烈地摇晃。两人并排坐在钢琴前,随着波浪的起伏和旋律的柔美,与钢琴一起在地板上翩翩起舞。看到这里,我的世界似乎也在摇摆,有点头晕。

夜海有吞噬一切的力量,让人恐惧和敬畏。然而,有了这些出色的志愿者,夜晚变得如此清新快乐。

每个人都有一艘船,承载着他们的梦想和生活。有一天,到了必然要舍弃它的时候,就会恐惧迷茫,彷佛自己的世界坍塌了。未知的世界看不到的无限的可能,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太多的选择,让他失去了方向,他害怕离开了自己的船,害怕再也演奏不出**了,他的生命还有什么意义呢。

当他的朋友听到他最后的忏悔时,他独自离开了,他的生命之火伴随着沉入海底的船只残骸。这位海洋钢琴家以坚定的方式回到了天堂和海洋的灵魂。他的**去过很多地方,但他的身体从未离开过大海。最后,当他的身体没有角落可以支撑时,他选择用船来摧毁。

也许有一天,我会离开自己的船,我会害怕,但我不会选择随船毁灭,我会选择新的生活,以更大的勇气面对未知的旅程。有时选择勇敢地活着比勇敢地死去要难得多。

有人认为1900年选择死亡是悲观主义的表现。我认为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多面体的。没有人能决定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因为每个人的想法不同,追求也不同。所以我不想评论1900年选择了正确还是错误的死亡。

有时候,两种选择都是对的。故意把东西转过来会浪费很多时间,毫无意义。1900没有父母,没有朋友,一辈子都生活在船上,他有的只是钢琴的天赋,他从钢琴读懂每个人的内心世界,他用钢琴带给贫苦人们最简单的快乐,一切都是即兴之作,不为功名利禄。心灵的纯洁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在影片中,1900说:

我停下来不是因为我看到了什么,而是因为我没有看到什么。你明白吗?是因为看不见的东西,连绵不绝的城市,什么都有,除了尽头。没有尽头。我看不到城市的尽头。我需要看到世界末日。

这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感受,在一片净土中生根发芽。

看了这部影片,自己成长了许多。虽然我已经是一个大学生了,但有很多事情我可以试着去想,特别是我未来的生活。可是自己却从不认真思考,对未来也只是充满恐惧和迷茫,和1900相比,自己就逊色了许多。

起码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也一直都在坚持自己的理想,单纯地弹自己喜欢的**,直到生命的尽头,哪怕和船一起毁灭,依然坚持。而我自己,虽然我以前有过远大的抱负,但我已经被生活磨平了,没有浪。很多时候,我都在问自己,我的生命是不是只能平庸地度过?

难道我的理想就只能石沉大海吗?不,我要重振旗鼓,重新扬帆起航,哪怕迎接我的依然是失败。像《海上钢琴师》的最后结局时,1900说:

我不能放弃这艘船。我宁愿放弃我的生命。当看到1900面对即将**的船时,他淡定地笑了,那时,他的双手还在做着弹钢琴的动作那一刻……他的笑,我至今无法忘记自己在那一刻心中曾有过的呐喊,而我只能做的也只是在心底默默地为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自己呐喊。

大海,**,钢琴,人生。1900年以一种纯粹的方式展示了他的生活,我们可以从他的生活中受益匪浅。《海上钢琴师》给我的生命指明了方向,为我的人生注入了动力,使我对生命有了全新的思考。

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我都会坚持下去—因为我相信只要灵魂在,一切都在!在《海上钢琴师》的**声中,我仿佛看到了不断前进中的自己……

钢琴师的观后感【篇4】

剧情

本片讲述了一个钢琴天才传奇的一生。1900年,一个孤儿被遗弃在船内的头等舱,由船上的水手抚养长大,取名1900。1900慢慢长大,同时也浮现出了无师自通的非凡钢琴天赋,每个听过他演奏的人,都被深深打动。爵士乐鼻祖杰尼听说了1900的高超技艺,专门上船和他比赛,最后自叹弗如,黯然离去。可惜,这一切的事情都发生在海上,1900从来不愿踏上陆地,直到有一天,他爱上了一个女孩,情愫在琴键上流淌。他会不会为了爱情,踏上陆地开始新的生活,用他的琴声惊艳世界!

看点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弗吉尼亚号,,我们可以与世无争。钢铁森林的城市,就像是一艘大大的船。我们害怕那种琢磨不定,更要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就像电影里说的:一架钢琴,整个世界,十指翻动,演奏一生。

人们围绕在1900身边为音乐起舞的时候,有人看见了自由女神,一下子所有的人呼啦啦作鸟兽散,只剩下1900孤寂的身影。再多的荣耀也挽救不了孤独,此刻他非天才,是个可怜的被遗弃者。

《海上钢琴师》电影是让你看过之后,心中涌动万千却无从下笔,是你满脑子的思绪却不知从何整理,是一部让我欲罢不能,欲言又止的电影。

钢琴师的观后感【篇5】

你的地位不等于你的命运。你的命运不能决定你的地位,但你的地位可以扼住命运的咽喉。——题记

电影主要是由主人公1900的好友max的叙述来展开,1900还是个谁在篮子中的婴儿时,被船上的烧煤工danny偶然捡到,并给他取名为1900,danny与1900相伴每天都十分快乐。1900开始了他在这艘船上的一生。丹尼-1900的唯一亲戚在他五六岁时意外去世。

我想1900待在这艘船上一辈子,也是不愿意离开这些一辈子都不可能在有的记忆。在片尾,这艘船破烂不堪,要被炸掉了,但1900在躺在旧床上思绪飘飞,随着镜头掠过他窗头贴的一张张童年、长大中的一次次合影,特别是有danny的那一张,情感一点点涌露,或许所以我们愿意待的地方,是因为有愿意守的人与一点执念吧。他觉得他的位置应该守护着这些记忆。

不光是他守护的人让他一辈子留在船上。即使他遇到了让他感动的女孩,他也遇到了无限的未来机会。但他站在扶梯上下了船,看到了美国,看到了纽约,一座高楼大厦林立,浓烟缭绕,高楼大厦尖锐地刺伤了他的眼睛,浓烟缠绕着他的心。

他的眼睛里满是迷茫和空虚,没有尽头,这使他害怕。他以为他可以在有限的琴键上演奏无限可能的**,但在无限的城市里,就像无限的琴键一样,他不知道如何演奏,从**开始。眼花缭乱的事物、太美丽的女子,“滚滚而来”的香水,一切都没有在船上那么自由随性,在船上没有过多的烦恼。

心的空间是有限的,世界上的一切,包括世界本身,都是无限的。太多的选择使我们无法选择。太美的东西会迷惑我们的眼睛。他几乎避免了这一切,他只想在船头和船尾之间做出选择。

有人说这是他的命运,我说这不是他的命运。命运由上帝和天堂决定。他确是是被船员遗弃和抱走的,在这艘船上长大,这使他从小无法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造成了对陆地的心理恐惧。但这是他自己的选择。他小时候可以自愿被送到孤儿院,长大后可以用自己的才华录制cd和巡演,以获得名利。

他只是选择了自己的位置。不是命运,而是你的力量所及。适合你力量的位置。

就在顾准被迫与妻子离婚时,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这不是命运,而是他为自己选择的地方——爱国主义和民主。正如孙中山在革命中经历过几次失败和尝试一样,他仍然坚持救国救民的道路。

这不是命运,但他心里有自己的立场——救国救民。

我们年轻的时候,就知道条条大路通罗马。但面对成千上万的路时,你应该走哪条路?

哪条路的景色你最喜欢,走上了会不会后悔? 在一定的躯壳里,我们却要面对无数的选择。我们不能像1900年那样逃离这个社会,我们必须面对它。

而我们时常困扰、迷失,是因为我们没有确定自己的力量,自己的位置,没有一个信念,而等候所谓命运的安排。

我们心中总有一方“世外桃源”,这个世外桃源非彼世外桃源,它是一个自己爱的城市、一个守护的人、一个自己热爱的生活方式。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

钢琴师的观后感【篇6】

对于以回忆叙述性方式来展开的影片,很多人会觉得沉闷,而我却一直喜欢,说不清为什么,就喜欢那样娓娓道来,缓缓展开的故事、画面,喜欢回忆者在经年之后,经过内心沉淀而做出的那些更加睿智、深刻而多少更具哲理性的评判总结及其自心底流淌出的叙述。

我并不是个资深影迷,对电影艺术应该算是个不折不扣的门外汉,对某部电影的评判也仅仅只是遵从自己内心的感受。今天是我第一次观看《海上钢琴师》,却被影片深深地打动,可能是因为自己接触到的真正优秀的电影还是太少的缘故,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最能够沉重地与我内心深处发生撞击的一部影片,以至于近三个小时的时间浑然不觉,似乎有很多很多感触,却又似乎思绪混乱飘乎,什么都抓不住,所有那霎那的感觉拥塞在喉头,哪一个也无法轻轻松松轻快明朗地先走出来。

在回家的路上,我忍不住问自己,如果是我,我会下船吗?也许真在那样的时刻,我会恐惧,但至少此刻,我若是他(一定是我是他),我的回答也是"No"。1900,他本就不属于这片真正的陆地、真正的人世间。从出生、从他成长过程、从他的才华与梦想施展、实现方式,当然还有点滴折射出的他的个性与行为方式,注定了他是个无法生存于凡世间的、上帝误落人间的精灵。1900的出现本就是不同寻常的,从生命最初的成长,就是畏惧……他总是藏匿于船仓中,怕岸上有人来将他带走。这种躲避与内心的恐惧早己埋于心底。他的所有对人世对社会的认知,均来自船员,正如片中所说,“他们以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来教养他”。养父关于孤儿院的解释,让成年后的1900依然深信,所以他说小号手“应该被送进孤儿院”,按说这不合理,他不可能始终那样认识。我想,这是否也在暗示,1900与正常的社会人是完全不同的,对世界的认识是截然相反的。这一点似乎在与爵士乐钢琴家莫顿的决斗前、决斗中也略有体现。1900,似乎也尝试过与正常人接轨,他在船长室拨通那两个电话后曾说过一句话,原话记不清了,大意是他以为两个陌生人的通话应该是友好而美妙的,但事实正相反,这算不算1900第一次试图回归受挫呢?与初恋的相逢,对爱的向往应该是让他处于回归正常社会的纠结时刻,整整七年的时光,他饱受纠结之苦,终于下定决心要下船去寻找所爱的人。在影片演到1900与船上所有人拥抱告别,坚决地准备走下virginian号时,我的眼中突然涌满泪水,其实因为观影前看到介绍,很清楚地知道1900不会走下船,对这突如其来的甚至可以说毫无来由的情感波动自己也感到一丝困惑,连我,一个观影人尚且如比,1900又如何与virginian号割裂?况且,对于要突然面对那“没有尽头”的陆地,他完全不知所措。那是与他生存的内心世界,与他所沉浸的音乐与梦幻世界完全没有过交集的另一个世界。88个琴键在他脑中手下掌控,每次航行旅客不过2000人,船头到船尾的空间终究有限。而他下船要面对的却是从未碰触的没有尽头的世界,是他内心一直恐惧与逃避的陌生世界!

他的返回是必然的。1900所拥有的音乐天才自不必说,这样的才华,应该说在下船后,也一定可以让他衣食无忧。然而,他的精神世界必然是惶恐的,而他的音乐源泉也必然枯竭。名利,也许根本就没在他头脑中出现过,无所谓放弃;爱情,在他的精神世界中,还占不到最多份额,不足以支撑他的世界,生命,只是他精神世界的存放处。随游轮消失,我想,这应该是1900最正确最好最幸福的选择与结局!

钢琴师的观后感【篇7】

   “城市那么大,看不到尽头。”我停下来,不是因为所见,而是因为所不见。你明不明白?是因为看不见的东西。”“拿钢琴来说,键盘有始也有终。有88个键,错不了,并不是无限的。但音乐是无限的,在琴键上,你可以奏出无限的音乐。”“我喜欢那样,我活得惯。”

   1900是一个被人遗弃在蒸汽船上的孤儿,被船上一位好心的烧炉工收养,然而烧炉工在男主角8岁的时候在意外中死亡。过人的天赋使他无师自通成了一名钢琴大师,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对红尘俗世深怀戒意,纵使后来遇上了一位一见钟情的少女,他思量再三,还是放弃了上岸寻找初恋情人的冲动。他永远地留在了船上,即使到了最后,唯一的好朋友马克斯警告他废船将要被炸毁,他也不愿离开,于是从出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维吉尼亚号的1900最终与船葬于海底。

   他用音乐来表达他看到的人和事,极尽其力,鲜明又生动。也用音乐来填充自己,挥洒生命,可以放纵,像把所有的音符挤在最狭窄的指尖一泻而下的畅快,也可以享受,抒情般慢慢流逝,在最适合的时间压下那一指黑键,听旋律的优雅和轻盈。一流的钢琴家带着鄙视和嘲笑来到了船上的宴会,三曲终,他用皎洁潇洒的笑和一根琴弦点燃的烟,把钢琴家的高高在上烧得一干二净,把听者的情绪烧得澎湃激昂,把世界的不平都抚平驱除,什么等级,什么高贵,不过如此,不堪一击。自讨没趣的人,总缺少一份内心的安宁。

   我们或许从来都不是天才,但是我们至少能做到勤恳、踏实。我们从坚硬和纯白开始,学会圆滑,学会世故,但内心深处,终究会一直记得,这一生所做的种.种妥协,不过是为了在这个微尘世界,在这架上帝给予的钢琴上,创作出独属于自己的旋律与琴音。 黑白交错的琴键弹奏出一曲又一曲清脆悦耳、沁人心脾的旋律,也弹奏出一段又一段不同人生际遇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或许从某种意义上,他奏响的是自由理想主义轻灵完美的挽歌。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5

   以前一直听说《海上钢琴师》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片子,我只认为再怎么好,也不会撬动人的心灵。最近比较有空,就翻出来一口气看完了,类似于此的片子,都必须要安静的看,并且一气呵成。看完后,非常感叹!

   导演能将两种世界的人刻画的如此的细腻,太传神了。刚刚听说海上钢琴师,猜想剧情也就是某个人在艰苦的环境下面成名了,也就是一种励志片。但是,该片不是,该片似乎是要净化人的心灵。太多的追求,太多的奢望,只会让最初的纯真消失的无影无踪。

   Max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他被应聘到豪轮上面,他也跟着豪轮生活了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他的思想永远还是在陆地上,因为他已经被感染。但是,对于1900,他是那样的干净,一层不染,无人能劝说他。他应该也在为自己登上那块陆地,曾经千百次的寻找理由,他终于选找到了一个理由,也就是那个女孩的父亲告诉他的。站在陆地上听海,海的声音是另外的感觉。就在他准备登岸以后,他却被他内心的恐惧给战胜了。他的生活方式是在海上面,海是他的摇篮,他重来没有听过海水述说生命的博大,他也没有听过海水的低吼。对他来讲,海水永远都唱摇篮曲。在让他接受另外的一个世界的时候,他选择了退却。

   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方式,他孤独,他寂静,他可以读懂每个人的心思。也让他的音乐达到了巅峰。这就是他所有的追求。假如他真的上了岸,那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他还能PK过钢琴大师么?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钢琴师的观后感【篇8】

韦奇:一个没有尽头的世界不能在一艘巨轮上度过简单的一天

这是我第一次认认真真的去品味一部电影,也许就是这次电影品味给了我极大的触动!

1900年的第一天,往返于欧美两地的邮轮virginian号上,负责邮轮上添加煤炭的工人danny boodman在头等舱上欲捡拾有钱人残留下来的事物时,却意外的在钢琴上发现一个被遗弃的新生儿,装在td牌柠檬的空纸箱内。由于坚信「td」正代表了 thanks danny的缩写,于是danny不顾其他工人的嘲笑,独立抚育这个婴儿,并为了纪念这特别的一天,将他取名为:1900。

海上出生的1900,在陆地上却是个从未存在的人,没有亲人、没有户籍,也没有国籍,大海便是他的摇篮,而他也随着virginian号往返靠泊各个码头,逐渐长大。然而好景不常,一次的海上意外事件,造成抚养1900的danny意外丧生,幸而奇迹似的,某天深夜船上的众人被优美的琴声所惊醒,循着琴声而往,居然是无师自通的1900在钢琴前忘我的演奏着,动人的旋律打动了众人,从此,1900展开了在海上弹奏钢琴的旅程,也吸引了愈来愈多慕名而来的旅客。

max在因缘际会下来到virginian号加入乐队伴奏,也因此见识到这位传说中的海上钢琴师--1900,两人因此结为好友。而1900在与发明爵士乐的传奇钢琴手jelly同船竞技钢琴琴艺之后,声势更是如日中天。但是,尽管麦克斯一再鼓励1900下船,向世界展示他的才华,但1900却从未到过陆地。

直到他在为唱片公司录制个人专辑时,意外见到船舱之外清秀动人的女孩,并在感动之余创作了《1900's theme》(即片头max与乐器行老板所提到的不知名曲子)。当女孩离开船时,1900的心开始波动

1900年的死神没有离开飞船,最终与维吉尼亚一世同化为碎片。

看完电影,同学们问我,电影到底想表达什么?

起初我以为1900不下船是因为他在上面摇摇晃晃地生活了30年,或许他害怕自己无方适应陆地上的生活,但是看了许多网友的评论后,我明白了他不是害怕世界的陌生而不踏上陆地的,因为一个连死亡时都能面带笑容悠然自得讲笑话的家伙是不会还有什么事物值得害怕的。我认为1900是一个天生的钢琴家和思想家。他追求生活存在的意义。

作为一个在船上出生的孤儿,他清楚地知道海洋是他的世界,钢琴是他的生命,维吉尼亚认识他的家。离开这任何一项,他都将无法正常呼吸。当我在1900年告别迈尔斯时,我的世界就在这艘船上。我可以用88个键演奏海一样宽的音乐。在这里我可以看到天空的尽头。

他因为自己的选择而感到快乐,所以我们不认为他的死是悲剧。我们会钦佩他,不一定是钦佩他面对6顿半炸药的坦然自若,而是因为他竟如此深刻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将何去何从。

为什么是1900年呢?我认为在20世纪,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使我们的世界变得不可预测,但人们的接受能力却相对惊人的变化速度而下降。世界变得越来越不可预测,人们或多或少地害怕未知的世界。1900年是这种恐惧的扩张和夸大。

学生们还问:为什么那些人对看到美国如此兴奋。其实看看那个时代的世界状况就不难理解了。

世界大部分地区笼罩在战争的硝烟中,而美国远离这些争端,发展迅速。事实上,新大陆对移民来说并不陌生,但他们仍然试图来到这里。而1900却对咫尺之遥的陆地不敢迈下一步。

钢琴师的观后感【篇9】

海上钢琴师这是一部荡气回肠的电影,我个人认为可以和《肖申克的救赎》比肩的电影,经典中的经典。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

近来天气寒冷,下班晚上回到家闲时就宅在床上看电影,IPAD被我看得一天一充电,看过的多部电影中,唯有《海上钢琴师》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是忧郁、单纯的1900个人非凡的钢琴天赋?是为了坚守精神家园而舍弃爱情的勇气?……或许都是,或许都不是。

该片以回忆和现实交叉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一位被命名为1900的钢琴天才,在一艘远洋客轮上的传奇一生。那无处不在的钢琴声,将观众带入1900心灵深处,影片采取最极端的浪漫主义风格,以娴熟大气的拍摄手法,时而气势磅礴,时而温柔抒情的音乐,让我这个乐盲的人都感到绕梁三日,非常好听。

1900年,在一艘豪华游轮的头等舱里一个被遗弃的男婴,被一个手水收养,由于不知道他的爸爸和妈妈叫什么,所以按年代给他取名叫1900,随着小1900在船上一天天的长大,展示出非凡的钢琴天赋。长大后,在船上的乐队当钢琴手,他把这艘弗吉尼亚号船当作唯一的家,他也不想从这个船上走下去,来到船所停靠的繁华都市。他身边有个朋友吹小号的,叫麦可斯,多次劝他,“你钢琴弹得这么好,应该到外面的花花世界,到陆地上去。”而1900坚持自己的看法,不下去,甚至为此错了自己一生中唯一的一段爱情,他不肯下船。

后来隔了多年以后,麦可斯早已经从船上离开了,他得到一个消息,说这个叫弗吉尼亚号的游船要被炸掉,他才想起了1900是不是还没有下船,他回到这个船上,放起当年1900弹奏的曲子,这个1900真的从一个角落里出来了,和他见面了,他说,“我生在这条船上,死也要在这条船上,我不下去。”后来麦可斯很无奈地离开这条船,远远的看着1900和这条弗吉尼亚号船被炸的粉碎,沉入大海。

这个片子拍得磅礴大气而又低沉深婉,有些地方通过优美的音乐,来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我特别喜欢这部电影的配乐,超级棒。

这部片子给我带来深刻的印象就是所无不在的音乐。从头到尾,钢琴、小号和爵士乐,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电影的开始就是在音乐中开始,小号手麦可斯在穷困潦倒时把小号拿到一个店铺里换点钱,麦可斯拿到钱后把小号交了店主时,他很舍不得跟了自己半辈子的小号,拿着小号又吹了一首曲子,他吹的就是当初1900在船上正在录制唱片时,突然瞧见一个特别漂亮的姑娘,他很喜欢这个姑娘,这个姑娘造成了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段爱情,他当时即兴弹奏的一首曲子。这里头有麦可斯知道的一段故事,他在船上也学会了这首曲子,他当时也劝这个1900,你钢琴弹的这么好,你还这么喜欢这个女孩,为什么不走下船和她一起生活?而且你这水平,到陆地一定能嫌好多钱,过上好的生活。

1900听了劝告,收拾好行李,和船上的成员拥抱告别,就在1900走下船梯,眼前突然看到了繁华的纽约的时候,他愣住了,他有点害怕了。他突然发现眼前的这个花花世界,不是自己想要的;自己真正的精神家园不在这里,面对如此庞大的的陆地、如此光怪陆离的世界,他恐惧了,他不知道何去何从。回头再看看船上,那是生他养他的家园,是他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有他的音乐,有他的梦想,这陆地太可怕了,1900没有下去,他把礼帽投入大海,和陆地作个决别,他又回到了船上。

回到船上这个唱片就没有在陆地上流行开来,也没有发行,后来阴差阳错的这个唱片就到了这个店老板手中,店老板一听,你吹这个小号和唱片上一样,你咋会吹这个?就把这个唱片拿出来了,这时麦可斯才发现了尘封多少年的旧物,所以麦可斯才拿着这个唱片一听说弗吉尼亚号要被炸,他知道1900一定在船上,他一定要找到1900,放唱片找1900后,1900表明:生,生在这船上;死,死在这船上。不打算离开这艘船!

这部片子成功得阐释了它对于人生价值,社会内涵的一种表现表现态度。这艘船,1900,象征着人生过程中一种俭朴淡薄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追求过分的欲望;这艘船象征着我们理想中纯朴的人生观;陆地象征着什么?无边无际的欲望;1900象征着什么?坚守自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不被物欲所俘虏;片子最后,1900和弗吉尼亚号一起沉入海底,象征着电影对这种朴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坚守。

看过电影后,让我最惋惜的是天才钢琴师与船同葬大海,看着火光冲天的画面,一代天才钢琴师随着爆炸声,灰飞烟灭。让人痛心不已,而我除了惋惜外无能为力。

这部电影最大的隐喻是人生在世时,你可以被无穷的欲望所沉迷,但是千万不要忘了,在合适的时候回归自己的心灵。在自己的心灵里,要放着一艘象弗吉尼亚号这样的船,在适当的时候,人不能被物欲所迷失,能回到自己的理想之舟中,这样起码能保证你在人生的大海中,不会随时被颠覆尽无边的波涛中;当你感到无助的时候,还能回归这个理想和精神的家园,能够感到人生的一丝丝安慰。所以每个人都要把自己的心灵,把它当作一种港湾,当你感到迷失和疲倦时,这个港湾会给你带来无穷无尽前进的动力,所以这需要我们有种看破世事,参透欲望的一种智慧,而这种智慧被揉进了这部电影当中。

人在路上走得太快时,有时真的需要等等灵魂。

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

或许每一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专属他的圣地,在心百回千转的褶皱。

——题记

海边的细沙洴澼在湛蓝的浅滩里,微风拂过海面,泛起世间最美的涟漪。无边的光向四面聚拢,投射世间的美好。黄昏的海,晚霞与蔚蓝酿就炫目的晕。那一抹光的猩红,海底深处,恍惚中那是绚烂的圣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蓦地想起《海上钢琴师》中的一句话:你只要留神,就能从那些人眼中看见自由女神像,看见美国。或许在那一刻,美国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美国。就像在布达拉宫山脚下,听着古老梵唱那钟声想起,从头往下精神的肃穆。或许那就是圣地的意义。

不知道为何,这几天难以入眠,耳畔总是响起流水的声响。又或许是在睡梦的世界里下起了雨。每一滴的雨仓促砸在我的眼前,我的耳畔。鼻子能嗅出那洁净中淡淡的海腥味,感受那从天穹微弱的呼唤,血脉中来自蔚蓝的亘古复鸣。那是海水圣洁的遗体,涤荡世间的黑暗。或许这个世界就是一艘大船,而我们乘着它,在茫茫大海之中泅渡,寻找人生的圣地。殊不知我们早已身处其中。

侧耳聆听的少年,化作万千,溯游岁月的圣地。那一刻,心与精神同在,遁入无边的浩渺。

人们从中诞生,海就是我们的母亲。从氨基酸道蛋白质,从细胞到胚胎,从弱小到强大,我们从中一步步地走来。而她已矢志不移的心包容着我们,为我们孕育文明。人类同时也一步一步了解自己的母亲。新航路的开辟,航海贸易的发展,我们进一步了解她,同时她也进一步地付出。当海上军事的发展,一个又一个的强国拔地而起,那不也有她的功劳。当无边的硝烟蔓延,一条又一条的破船流淌水面,她只能暗自神伤。

海洋的历史就是一段人类的发展史。海洋与中华民族亦是不可分割的。我们拥有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面积,拥有者“四海”,拥有悠久的海洋历史。在海上,我们既有过卓越的功勋,也有着屈辱的曾经,但我们相信长风大浪,任重道远。

经久的回忆在脑海缓缓流淌。一切投入深不可测的海洋,圣洁覆盖了一切。曾几何时,我们忘却了一切,以为离开了海。但海与天空一样,包裹着我们孱弱的身躯,用温暖的心为我们付出一切。我们其实并没有离开海,血液是圣洁的分流,他与我们同在。

詹·耶·沃尔德曾言:日子像纸牌搭的房子崩塌了,我在海底醒来。是的,那是我们共同的圣地,永远……

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

一直以来,都很羡慕会弹奏钢琴的人,觉得那在琴键上灵活跃动的手指像活泼的的精灵一样,那悦耳的音乐更让人痴迷不已。于是在高中毕业之后,怀着对钢琴的热衷,我也开始学习钢琴,但学习的过程让我很失望。呈现在我面前的是,年幼的孩子被家长送到老师面前,然后开始无止尽的练习,这些孩子不是极其厌倦弹琴就是在期待一次在世人面前炫耀的机会。很多家长送孩子去学琴只是为了拿那个所谓的等级证书,而老师也只要求学生把考级的乐曲弹好就行了。没有真实的感情,没有耐心的聆听,一切只是机械。于是我悄然退出这个潮流,不是因为我的毅力不够坚强,而是我没有看到我所期望的场景。

这样的失望缠绕了我很久,直到我遇到他——1900,那个天才海上钢琴师。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仅仅为了他如行云流水般的琴声而折服,为他的惊人的技巧而赞叹不已。可是当我一遍遍再次观看后,我有了更多的感悟,尤其是关于钢琴,我好像找到了我所期望的场景,虽然是在电影里。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名为1900的天才钢琴师从出生到死亡始终没有踏上过陆地的故事。整部影片与《天堂电影院》一样,都采用回忆的方式讲述了1900传奇的一生。

很多人称其为天才钢琴师,在我看来却不是这样。因为钢琴不是他获取荣誉的工具,而是他灵魂的寄托,是他抒发自我的方式。1900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忧郁和单纯,长期漂流于海上使他不善与人交流,

他不知道如何像心爱女孩表达的爱意,他所有的只有那钢琴,那随他心意转换的曲调,就是他的语言,也是他最大的快乐。

随着岁月的流逝,1900变得更敏锐和优雅,也变得越来越多愁善感,他给船上所有的人演奏,从富商贵胄,到贩夫走卒,穿越岁月,穿越过所有的甲板和船舱,他走到哪里,便是人们忘却痛苦忧伤的一刻,人们忘情的沉醉在他的琴声中,跟随他的节拍欢乐起舞。他不需要任何琴谱,他随意弹奏的音符就是他的述说,手在琴上,心灵却神游大地,无所不至。没有任何羁绊,即使在波涛汹涌的时候,他依然自如地随着跌宕的轮船自如地演奏钢琴,这些都不是他的技巧,而是他的灵魂已经与钢琴融为一体,他只是任自己的灵魂自由飞舞而已。在那不大的轮船上,他拥有了最大的快乐。

当1900成功的击败来自陆上的钢琴大师时,他本有机会去到更广阔的空间,一展自己的才华。可以在即将踏上陆地的时候,他放弃了。他放弃了并不是因为他畏惧了,而是因为他意识到陆地上也许有无止境的新奇,但却不是他所追求。他不在乎这个世界是否认可他的存在,他在乎是自己发自内心最真实的感受,于是他在船上安静地度过自己的一生,直到船被炸毁,他也没有离开。他始终都忠诚于自己灵魂,他像个不沾人间烟火的天使一样,悄然飞入天堂。他原本可以成为垂名青史的钢琴家,但他却愿意一辈子做一个在海上油轮上弹奏的钢琴师。这也是我最欣赏他的地方,他让我看到了一种对钢琴、对音乐,最单纯、最忠诚的感情,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灵魂与钢琴的融合。我想这是时下钢琴学习者最缺乏的东西了。

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

一个人,没有父母,没有名字,没有任何能证明他存在的法律文件。他在婴儿时期被遗弃在一条叫“维珍尼亚号”的蒸汽船上,然后一生在船上度过,不曾踏上过陆地一步。他的职业是“维珍尼亚号”上的钢琴师。当“维珍尼亚号”废弃的时候,好友前来的劝解未能改变他与船共存亡,同船一起在海面上毁灭的决定。记录了他曾活在这个世界的唯一痕迹,是一张他弹奏的唱片模版。当然,唱片中的琴声绝大多数人听不到,即使听到也不知道琴声的另一边是谁。

音乐,是一门国际通用的语言,不用解释,就能打动人们的心弦。与生俱来的天赋,造就了这位海上钢琴师。他是一位天才,一位在钢琴领域才华横溢的天才。而一场震耳欲聋的爆炸场面,不仅仅让我们震惊和深感遗憾,也使世界失去了一份奇迹。天妒英才,用在这位海上钢琴师的身上,我不知道合适与否?但人们总说上帝是公平的,他拿走你些什么,总会还给你些什么,就当关上了一扇门时,他总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如此看来,上帝也是方圆有度的。

小学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就告诉我们“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百分之一的天赋。”现在看来,这似乎是一个善意的谎言。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曾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很重要,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还要重要。”至今为止,我们可以十分确定我们都还不是天才!我们没有如这位海上钢琴师般的天赋,但很庆幸的是我们有一个健全的身心。“键盘有始有终,你确切知道88个键就在那儿,错不了。它并不是无限的,而音乐,才是无限的。你能在键盘上表现的音乐是无限的,我喜欢这样,我能轻松应对!”他喜欢做他能轻松应对的事,他觉得陆地上的太多的未知他无法应对,会使他崩溃。他选择了怯步,停下的踏向陆地的步伐,为心灵加上了一把枷锁。回忆一下,爱迪生为人类开启电灯时代做了多少次的尝试!生命因尝试而勇敢,人生因尝试而更加富有意义。这位钢琴师没有让音乐离开他的身边,未能用自己的琴音点亮别人的世界。如果多一点尝试,多一份勇敢,也许他就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不一样的世界。

一声轰响,巨大的火花在海上开放,他带着他尚未奏完的乐曲飞升至天堂。故事到此完结了,但我们生活还在继续。疲惫的奔波于这个纸醉金迷物欲横流的世界,拷问自己灵魂的深处,我们为了什么而活,我们怎么活,又是什么支撑着自己,我们是否能像这位钢琴师做到忠于自己的价值观,不被利益所左右呢?虽然很遗憾,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位值得尊敬得艺术家,他有着真正艺术家所拥有的高贵的自尊。

人生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坚持了不该坚持的,放弃了不该放弃的。或坚持,或放弃,如当我们取舍有道,则常足!

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

《海上钢琴师》确实给了很多人很大的感触,对于喜欢他理解他的人来说,影片中的钢琴师1900或许就是我们内心的写照,1900他纯粹,无害,执着。这位从未涉足尘世,未被世俗同化的海上钢琴师,将自己的一生都留给了大海。一条船,一片大海,一架钢琴,这便是他的世界。对于1900来说,这就是他的一切。正如那句话一样“欲望少了,世界就小了”,在1900的世界里,少了世人无尽贪婪的欲望,所以他的世界很小却又很大。这个世界大到他可以在上面“谱出无限”,这个世界便是由那架钢琴,那条船,那片大海支撑起的。在有限的琴键上谱出无限,这是一种意境一种精神上的追求。

很多人不能理解1900,认为他懦弱,不敢面对现实。可是我们为何不朝另一个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呢,面对世俗的浮华荣耀,面对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1900想坚持的只是自己内心最初的,最纯粹的东西,那便是他的音乐。这就像是一个人他拼命想要坚守住自身最宝贵的那份东西一样,对于1900来说这份最宝贵的东西便是他对音乐的忠贞与执着。离开了那艘船,离开了大海,来到陆地后,他或许会名声大噪,他的音乐或许会受世人的追捧,可是最纯粹的东西一旦商业化后他就完完全全变质了,他早已失去本身最质朴最宝贵的特质,对一位热爱音乐,热爱钢琴的钢琴师来说,这样比死会更痛苦。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在向我们刻画出一位执着音乐的钢琴师的同时,更像我们传达出一种精神,一种信念:坚持自己最初的梦想。这种精神让我在为这位伟大的钢琴师惋惜的同时更让我对他肃然起敬!1900代表了我们这一类人的梦想,他做了我们想做的那一类人,他帮助我们实现了我们心中无法实现的梦想。难怪有人要说这部电影确实过于虚幻和浪漫,当然,对于现世的情况来说,确实如此。可正是因为这样,我们一类心中有同样信念的人才会被影片所深深触动。希望每一个喜欢《海上钢琴师》的朋友都能体会到这部电影带给你的感触与力量,坚持自己最初的梦想。这样,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自己心中的“海上钢琴师”。

本文来源://www.kzc818.com/k/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