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抄网 >地图 >美文 >

100以内教学反思

认识100以内教学反思

时间:2023-12-24 作者:文章摘抄网

相关推荐

认识100以内教学反思9篇。

认识100以内教学反思【篇1】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本单元教学重点是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本单元教 学难点有三:(1)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2)数位的意义。(3)探索例7的百数图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

教学中我主要抓住以下方面进行教学:

一、把握好学生学习的起点

抓住本单元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这一教学重点,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引导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在反复点数的过程中,建立起百以内数的概念,通过充分动手操作,让学生体 会数是数出来的。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主动构建的学习方式。

二、注重培养学生数感和估数意识

让学生建立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重要任务之一。一年级学生已经会数20以内各数,并有了数是数出来的初步感受。当物体的个数多于20时,有相应的数来表示这 些物体的个数吗?怎样来数这些物体的个数呢?教学时,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让学生进行一个一个、十个十个地数小棒的过程中,感知比 20大的数是在数物体的过程中数出来的。这看似简单的数数活动不仅让学生自主数出了100以内各数,而且明白数是在数物体的过程中产生的。在教学过程中, 我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力求让学生在猜数中建立数感,先让学生感知10根的小棒有多少,再让学生感知20根有多少,最后让学生估计这么一大堆的 小棒有多少根。最后,让小朋友感受百羊图等…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对估算方法的体验,建立学生的数感。

三、重视计数器在学习中的作用

为了突破数位的意义这一教学难点,通过让学生利用计数器来读数和写数,说说哪个数位是几?表示几?来理解数位的意义。通过利用 计数器进行读数、写数练习,理解数的意义,必须以能用计数单位来表述数的组成为标志,如48里面有4个十和8个一,100里面有10个十。这个目标的实 现,是以建立起数的意义表象为基础的,如听到或看到24这个数,马上就会想起它在计数器上的样子,因而,借助计数器反复操作,进行数与计数器算珠的不断转 换,是建立数的表象进而抽象数的意义的有效途径。

不足之处: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与标准还有一段距离,另外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也让一部分学生感到很困难。

认识100以内教学反思【篇2】

《100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0年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要使学生会准确地数出100以内的数,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一年级学生在入学前一般就能数到100,但在实际数实物时却很容易发生错误,因为在实际数实物时涉及到他们在具体数物品时能力大高低以及有无好的数数品质。为了十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100的物品,掌握数的组成,培养良好的数数品质,我为每位学生准备了数量是100的物品。选取这么丰富的材料,一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很贴近生活的,二是让学生在数完不同物品后可以交换不同的数数策略,使能力得到提升,三是直观地感受数学的组成,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数数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时,我事先为每个学生准备了数量为100的不同东西,但他们大多数数出来的结果却不是100,当时担心时间不够用,只是教育学生要仔细地数数就草草地结束了这部分的教学。在认真反思后,我在另一次教学时做了修改,注重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数不同的物品的方法是不同的,同一个人数不同的物品方法也不同,所以我为学生准备了数量在100以上的各种物品或学具,这些丰富的学具本身就刺激了他们,我还增设了交换物品数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更具体的体验,有体验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在检查别人数的过程中,学生们显得极为仔细,并且有自己的主见,会选择更好的方法来数数。

认识100以内教学反思【篇3】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数出100以内数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知道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同时在理解数位的意义的基础上,能够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在教学中,我发现数数、理解数的组成、比较数的大小以及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学生掌握比较好,尤其是数数,大部分学生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还会三个三个地数,顺着数倒着数基本没问题。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数到几十九,接下去就不知道该数几十,三个三个的倒着数基本不会。在比较大小方面,学生不仅会比较,更重要的的他们能说出比较的方法,而且这些方法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来的。关于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百分之九十的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达到了要求,而且不仅能会算,还能与老师、同学和家长交流算法。

不足之处:学生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与标准还有一段距离,另外,在具体的情景中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也让一部分学生感到很困难。

本次单元测验:100分的有12人,90到99分有35人,80到89分有13人,80分以下16人。考试时间40分钟。从卷面情况看,存在问问题是:一是学生做题态度差,一些学生不检查就吵着要我改,还有些题没做都没发现;二是做题习惯不好,没读清楚题的要求就做;三是还有一些学生速度没达到要求,试卷没在规定的时间完成。

认识100以内教学反思【篇4】

我在教万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时,一开始通过千以内数认识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虽然有了一定的数数、读写数以及知道怎么样分析一个千以内数组成的知识和经验,但一万、包括比一千大比一万小的数的概念其实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还是陌生的,所以在掌握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我反复钻研解读教材,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会读写万以内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知道这些数的组成。2、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大数,发展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3、使学生学会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用数的观念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初步体验量化的思想,促进数感的发展。其中确立一万的数的概念,和数数中即将满整百整千整万的情况应该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我借助直观,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例如,教学“万以内的数和万以内的数的顺序”,我结合计数器的演示,让学生边拨珠边数数,先拨上一千,当数到九千时,要问学生:“九千后再添一个千是多少?该怎么拨?学生已知道百位有10个珠,10个百是一千,去掉百位上的10个珠,要向千位进1,依次类推数到九千时,学生就自然知道怎样拨珠。这样通过计数器的演示,有利于使学生了解“相邻计数单位之间十进关系”,比较形象直观地建立数位的概念。这样在教学中渗透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了一个一个、十个十个地数数,已经认识了“个、十、百”的数位名称、顺序、位值,也知道其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因此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采用“以类比促迁移”的教学策略,把新知识纳入旧知识,实现新知识的同化,以促进学生认知建构。结合计数器从一百数到一千告诉学生可用一、十、百、千这些计数单位来数数,并提问:“十个一是多少?”、“十个十是多少?”、“十个百是多少?”让学生弄清“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又如,教学“四位数的读法”例题时,由于学生已经学会了三位数的读法,可以让学生结合计数器,拨上一个数后,先说出它的组成,然后试着读数,对于中间有一个或两个0的数,末尾有一个或几个0的数,应该怎样读,可让学生讨论后,教师再引导,最后启发学生总结读万以内数的法则。这样让学生通过类比推理,由此及彼地获得新知,既使学生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又培养了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

教学“万以内数的读写法”,我注意捕捉与本课知识有关的生活现象,搜集学生生活中的实例,拉近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参与

认数活动。如在学生初步学会“一千一千地数”之后,让学生从亲身经历的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有利于丰富学生对百、千、万为单位的数的感知和体验,有利于发展学生。

不足之处:本节课较大地脱离教材,最好与教材联系紧密一些。

认识100以内教学反思【篇5】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一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且基本上已能数百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让学生在掌握数序的同时,了解数数方法的多样化及如何按规律选择合适的方法数数,这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百以内写数、比大小的基础。

在教学设计时,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学习新知。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本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中介物,它对数学起着指导作用。教材是外在的,教师只有把教材加工成学生可以感受到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才变的生动有味。因此,我在教材提供素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扩大了取材的范围,增加了学生熟悉的糖、种子等,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思考空间,同时让学生估计糖的数量,使学生自觉产生更想知道糖有多少的问题,从而引出课题。

2、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即使一年级的学生也有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和知识的积累,特别是一百以内数的认识这一内容,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的接触过。因此,我在进行教学时,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吸取、模仿、记忆和反复练习,而是创设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通过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学习,让学生共同数出100粒种子,让学生认识并感受100有多少。然后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数一百以内的数,并进行猜数游戏。最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一百以内的数,充分巩固了学生对一百以内数的认识。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没有教师生硬的讲解,而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同时,学生智慧的火花也在多样化的设计中迸发出夺目的光彩。

3、力图体现一百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意义,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有理的习惯。我们教师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善于在教学中挖掘各种素材对学生进行教育。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我在学生学习完后,让学生从自己身边寻找数。例:我们教室有多少张凳子,多少张桌子等。并以奖励的形式正面向学生树立形象,达到教育目的。

总而言之,本节课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精心设计,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学生不光学到了知识,其动手能力、交流合作技巧也得到了发展。

认识100以内教学反思【篇6】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比较重要的位置。是对“2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伸,同时也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学习打下算理基础。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特点设计了一系列动手操作和练习的活动。让学生既在“玩中学”,又在“学中玩”。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到数学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摆小棒,在摆的过程中观察,掌握数的组成。这样的操作情景,不仅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而且能帮助孩子们在操作中体验,在体验中感知。数学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而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一个过程。

总之,整节课中,我倡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在关注学习古城的同时,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增强上进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享受学习的乐趣,并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认识100以内教学反思【篇7】

可以说,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很重要的认数教学的内容,这个阶段的数概念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万以内的数、大数的认识)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对100以内的数有着广泛的接触。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孩子们对于数100以内的数并不陌生。通常的孩子都能数到100,但是在数法上可能并不是很标准,很多孩子习惯了简单的口语式数数把几十几数成几几(如二十一数成二一等)。另外,拐弯处的数数也是一个难点,尤其在59 、69、79、89后面接着是几十,还是有不少孩子需要停顿一下想一想再数下去。

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发现数数、理解数的组成、比较数的大小大部分学生掌握不错,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还会三个三个地数,顺着数倒着数基本没问题。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数到几十九,接下去就不知道该数几十,三个三个的倒着数基本不会。在比较大小方面,学生不仅会比较,更重要的是他们能说出比较的方法,而且这些方法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来的。

教学中我用四种数数方式进行了数的巩固:

一是让学生集体从0数到100;

二是分组数数,一二组用五个五个数的方法数到100,三四组十个十个的方法数到100;

三是分男女同学,女同学数100以内的双数,男同学数100以内的单数。

这样,不但巩固了数的顺序,还加深了学生对单双数的概念和记忆。关于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百分之九十的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达到了要求,而且不仅能会算,还能与老师、同学和家长交流算法。

认识100以内教学反思【篇8】

认识一百以内的数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数的组成,20以内数的读写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摆小棒的操作,初步感知一百以内数的组成方法,能够数数、理解数的基本含义。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复习的方式,导入本课的内容:要求学生一根一根的数小棒,数出10根小棒后捆成一捆。提问:它表示的是一个什么?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用小棒来学习一些更大的数。(回忆10个一就是1个10,并为后面探究几十几奠定基础)。第二个环节让学生依次用小棒摆出23、24并说一说是怎么摆的,24里面有几个十,几个1。接着要求他们从24一直数到29,边摆边说,数到29,提问:再添上1根变成多少?继续追问:39添上1是多少?49添上1是多少?接着要求学生摆出85,并指出一名同学上台演示,是怎么摆的,说一说85里面有几个十,有几个一。继续要求学生一边数一边摆,摆到99.提问:99添上1是多少?明确:99添上1是100.要求学生将小棒扎好,摆在桌面上,提问:几个10是100?100里面有几个十。第三环节:完成练习题。第四环节:全课总结并布置作业

反思不足:1.操作比较单一,且有效性不足。2.讲授过多,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发挥。3.作业的层次没有体现出来。4.语言的训练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认识100以内教学反思【篇9】

孩子们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知道了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20,20以内的数的组成,这对于本节课学习认识100以内数的组成,知道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几十几,几个十是几十,10个十是一百等等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我通过复习导入,一来是想要复习旧知;二来是想要通过旧知,让学生把旧知迁移到新知上来;三来是想要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对知识具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

虽然有这种想法,但是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却没有完全达到我想要的效果。当我在复习20以内的数的组成时,一步一步的扶着学生走,按照自己的思维,精细的设计教学环节,想要做到一环扣一环,结果课堂上没有了学生的思维,而完全变成为自己而服务。

在让学生根据二十、三十、四十、七十,找一找有什么规律时,有的学生很茫然,有的学生找出的规律是按照顺序排列什么的,不是我所想要的规律,这说明,他们对于我想让他们体验的规律,他们没有体验够,或者我问问题的方式不对,应该先指出,像二十,三十,四十,这些数,是整十数,请你说说,还有没有别的整十数了,比如八十,你知道八十是怎么来的吗?

另外,本节课还需要让学生学会数数,但是课堂上对于孩子们这方面的锻炼比较少,学生说的机会比较少,对于数的感受,数的顺序的感受不够,这从之后的练习中,可以看出来。

本文来源://www.kzc818.com/k/403.html